包汉琳:一位残疾人的助残情
他,身残志坚,立足本职,一心扑在残疾人事业上,默默奉献,从不懈怠。他,积极推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大爱无私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用点滴小事感动人,用亲情服务温暖人。他,就是中华路街道汽车站社区党员包汉琳。
八岁那年一场意外的摔伤改变了包汉琳的一生。正是那年,他不仅失去了一个健全的身体,而且失去了很多他应该拥有的东西。2007年,在残联招聘社区专职委员时,他有幸担任了汽车站社区的残协专职委员,虽然每月的报酬只有400元钱,但他从中收获和所体现的价值却远远超出了这些,这份工作使他又重新找回了自己。
用真心走出一方天。他热心于残疾人事业,喜爱残疾人工作,他始终坚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倾注社区残疾人,力争当好政府的“三员”,残联的“三个角色”,残疾人的“三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社区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田,他的仁爱温暖着每一位辖区残疾人的心坎,他把爱心无私奉献给了这个特殊的群体,从每一件小事上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爱心撑起一把伞。他常说,“爱心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行为,把行动和行为结合起来就是一种高尚的事业。”他始终以“献出一颗爱心,伸出一双友手”为宗旨,深入残疾人家中,了解残疾人家庭中的生活状况及生活需要,鼓励他们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积极引导残疾人自主择业,个体就业,帮助他们办理营业执照,推荐他们到各行各业就业,为辖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他把上级领导对残疾人的关心,工作人员的实心,服务人员的诚心通过他汇聚成一颗红心,献给最需要的人手中。在社区开展的扶残济困活动中,都把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他带领社区领导,深入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使社区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
用实心舞动一面旗。2010年,他对辖区残疾人进行摸底时了解到,王金由于车祸导致肢体残疾,一条腿不能行走,更无法走出家门,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时到区残联反映情况,协调给王金发放了拐杖和轮椅;他尤其关心残疾儿童,为了让听力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交流,从无声的世界里走出来,他请求社区领导并发起社会救助活动,先后为辖区残疾儿童募集到价值达一万元助听器三台,将智力残疾人陈国送往兰州中医(顺兴)脑病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把一些听力语言残疾儿童送到特殊学校进行特殊教育,他还组织社区老党员,成立了“安全管理组”、“生活服务组”、“学习督查组”对辖区孤儿邱玲玲进行关怀和照顾。为了让残疾儿童不受到歧视,他组织扶残志愿者进入学校,大力宣传,希望小学生从小树立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鼓励正常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红领巾 手拉手”活动。由于成绩突出,2010年汽车站社区荣获全省基层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他本人荣获全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包汉琳打点着崭新的每一天,抹亮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他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丰功伟绩,只有诚心、爱心、热心和执着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他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他常说,作为一名残疾人,能服务人民,奉献于社会,使他感到莫大的荣幸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