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轮椅,带领乡亲脱贫——记舟曲县峰迭乡磨沟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严文涛
坐着轮椅,带领乡亲脱贫
——记舟曲县峰迭乡磨沟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严文涛
在距舟曲县城15公里的一条深沟——磨沟村里,有一名被村民称为“万事通”的残疾人。是他,第一个用卖鸡蛋的钱开始在村上订报刊,第一个在村里实施地膜覆盖玉米技术,第一个办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室,第一个办起了一个大规模的养殖场。尤其可贵的是,他长年如一日热情为乡亲们传播科技知识和现代文明,热情投入公益慈善事业和产业开发。在乡亲们眼里,他虽然失去了双腿,却比正常人更有活力,更有作为;他的生命像一道火光照亮了大山深处封闭落后的村寨。这位下肢高位瘫痪、坐在轮椅上为民服务的青年,叫严文涛。
严文涛1962年4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家,1980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在1984年的一次塌方中,他为了抢救一名濒临生命危险的小孩,被一块石头砸伤了脊柱,因延误了救治,双腿严重坏死,造成下肢高位瘫痪。瘫痪后,他痛不欲生地彻底绝望过,但最终在各方面的抚慰和坚强的意志支撑下,挺立了过来,并报考了北京乡村医生函授学校,开始潜心自学医学,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沟里群众患病找他治疗,无论贫贱老少,他都热情接待,悉心诊治,热情地为患者服务。他看到村里学校的老师为了理发常请假到城里去,耽误教学时间,许多学生头发长长的没有人理发,就购置了理发工具,学习了理发技术,坚持常年为教师、孩子和孤寡老人义务理发。
为了方便群众,严文涛在村庄路边办起了一个小卖铺,并订阅了《甘肃农民报》,利用这个小卖铺给大家收发信函、传递信息、技术和政策。后来,他订阅的报刊发展到《残疾人导报》、《现代家庭》、《农村报》、《读者》、《农村百事通》、《名人传记》、《中国残疾人》、《家长》等十余种。这些报刊他一边自己看,一边借阅给他人,让大家共享知识和信息。2004年,严文涛为自己的事业做了一件极其兴奋的事。这年夏天,他给《金盾》杂志出版社(社址北京)写了一封信,表述了自己作为一位残疾人,多年来热心服务村民,看到村里缺少文化,想办一个文化室的想法;出版社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为他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图书,帮他办起了一个农家东文化室。他的这个举动同时得到了县残联和县委宣传部的回应和支持,两个单位共同为他的文化室捐赠了500册图书、2个大书柜、2张写字台、4把长椅子。目前,他的图书已达3500册。他将这些图书编号造册,借阅给村民阅读。他的农家乐文化室成了闭塞和落后的磨沟村里的一个现代文明的传播源,成为舟曲深山沟里的一个文化景观。读了不少书的严文涛还热爱写作,写一些诗歌、散文、新闻,与县内的一些有成就的作者交流,一些作品上了州县的杂志报刊。2005年11月,根据村上一个女青年的事迹写的通讯《打工妹圆了上学梦》在《甘南日报》上刊登。2008年在全省首届残疾人诗歌散文大奖赛中,他的散文《绿叶》被评为优秀奖。
2005年,他被聘为磨沟村残协专职委员。从此,他一直热心在县残联和磨沟村之间搭桥,承担了残疾人的信息统计工作,多方面为乡亲们服务。他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白内障复明手术、假肢装配、聋儿语训、儿麻矫治等各类康复项目,组织磨沟三个行政村七个自然村残疾人参加省、州、县残联举办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协调村委会、乡政府将三个村的37名残疾人全部纳入了低保。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工作开始后,他及时组织邻近村上的残疾人到县残联统一办证,并协调县残联工作人员到村上为重度残疾人现场办理证件,目前,这些村的残疾人证办理已达到100%。同时,他还经常召集残疾人开会,学习中央、省、州、县关于残疾人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传达各级残联文件精神和农村致富信息,使残疾人提高了文化素质,相互启发和帮助,彼此献计献策,制定脱贫致富措施。在他的推动和帮助下,这几个村的残疾人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他出钱为磨沟等七个自然村的残疾人每人订了一份全年的《甘肃农民报》。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这个村每年都要订阅400多元的报刊。他在自己的小卖铺外墙上专门设置了一块小黑板,定期将名人名言和科技知识、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国内外新闻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写在黑板上,让群众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
2005年10月,省政府残工委“十五”末检查评估验收组及州、县残联负责人视察了他的文化室,随行的州残联出资1万元,县残联出资5000元,支持他扩建了文化室,期望他把这项为民服务的工作进一步做好。
近年来,磨沟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少、赌博、迷信等不良现像有抬头的趋势。对此,严文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在农闲时经常发动组织本村及邻近村的年轻人开展打篮球、歌咏等联谊活动。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春节,在他的发动、主持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村上动员集资几百元钱,举办了各为期3天的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联运会(该活动在此前已停办多年)。文体活动成了闭塞的磨沟村这四个春节伴随群众的主旋律,以往赌博、酗酒等不良现像几近销声匿迹。群众们说,这四个春节是磨沟村20多年来最热闹、最有意义的春节。
在乡亲们的眼里,严文涛是一位公益事业的热心人,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心人。多年来,沟中几个村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积极号召村民开展救助活动,并从自己不多的收入中捐出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送给受灾乡亲。他曾掏钱给磨沟里几个村的100多个两女户子女发放了500多元的作业本,并为邻近村的残疾人刘明海和何安平的两个孩子每年各资助100元学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现在,应磨沟村学校的邀请,严文涛还是学校的思想品德辅导员,他经常到学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讲人活着就应该想着为他人做有益的事等三励志话题。作为一个从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的人,严文涛深感在受伤或患病早期知道一些医疗康复知识、保持坚强的意志至关重要。他为了让自己的亲身经历能让更多的人受惠,帮助其他众多的人,于2007年4月30日开通了“截瘫热线电话”,他的事迹和热线电话(0941—5239206)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通,并在《甘南日报》上公开,通过电话给众多的截瘫患者送去了信息和鼓励,并向每位打来热线电话咨询的残疾人免费寄去了自己编写的《截瘫朋友的生活细节小册》。目前,与严文涛的“农家乐文化室”牌子挂在一起的还有“热心人联络站”、“峰迭乡磨沟村残疾人协会”、“舟曲县农村药品建设示范药店”。一个个牌子,显示了他为这个村子残疾人事业、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了大量长期的工作,并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肯定,显示了他在村里的作用、影响和位置。
2009年,在县残联的积极争取下,严文涛牵头,联系附近4个村的40户成立了腾达残疾人养殖专业合作社,省残联为合作社解决项目资金10万元。他以这些资金为启动,修建了一批圈舍。后来,县农牧局调研了他的这个合作社后,扶持其养殖基地,又先后两次投入资金共10万元。目前,他们的生猪养殖和仔猪繁殖基地占地面积1328平方米,已经修建圈舍54间,养殖场配套有药品室、消毒室、饲料加工室等,繁殖公猪、母猪、仔猪46头。去年,他为磨沟、狼岔、弓哈三个村的12名残疾人无偿提供仔猪12头,总价值2300元。这个养殖场已经成为40户残疾人携手走向脱贫致富路的引擎。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严文涛在磨沟村里播下的文明种子逐渐发芽开花,村里的文明水平、生产水平逐渐提升,他的事业和影响日益扩大,得到了许多方面的尊重和认可。2007年7月,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2009年,中残联组联处主任邹柏林来舟曲调研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时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他被中残联誉为“深山海迪”;同年他被评为第三次全省残疾人自强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并被评为甘南州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