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乐章在诗词歌赋中奏响,生活的精彩在不懈坚持中闪亮
——“弦月之美,走进西部”肢残人诗歌朗诵邀请赛侧记
□张海燕
八月的兰州,秋风送爽,瓜果飘香。来自我国西部12省市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50多名肢体残疾诗人云集“黄河之都”兰州,参加由中国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办、甘肃残联承办的“弦月之美,走进西部”诗歌朗诵邀请赛。这是国家文化部与中国残联于8月25日发起举办“首届全国残疾人文化活动周”的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关于“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一个平台,向社会集中展示残疾人的文化艺术成果和残疾人的艺术才华。
弦月之美在于苍穹烘托,走进西部领略高原情结
提起残疾人,人们就会想到维纳斯,想到弯弯的月亮,想到“残缺美”。
古希腊爱神维纳斯的雕像虽然缺失手臂,却依然充满诗意和魅力,显示出人体美:丰满、匀称、快乐、健康、高尚,被世人赞之为“残缺美”。
一个圆圆、扁扁、弯弯的月亮,在诗人笔下,月圆时如冰轮①、玉盘②,月“缺”(弦)时如玉弓(李贺:“晓月当帘挂玉弓”)、娥眉(王涯:“唯有新月吐娥眉”)。初三的弦月相对于十五的圆月,也是一种“残缺美”。
维纳斯雕像再美,离不开雕塑家伯拉克西特列斯的创作和将她从地中海米罗岛上挖出来的农民基奥厥斯的辛劳;弦月再美,离不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那样磅礴、壮观的月夜景色和皓月当空悬,清辉洒人间的苍穹的烘托。
12号选手、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教师王宗敏在自己创作的题为《我们都一样》的抒情诗中朗诵道:“……我们都一样/只是那上苍/和我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考验我们的睿智是否超常/故意把我们的完美隐藏/让我们变成了现在这凄美的模样/——多么富于的想象和创新!诗人妙笔生华,创造出一个“上苍与残疾人”的新神话故事和一个肉涵丰富的新形容词“凄美”。在诗人这里,“凄美”和“完美”是亲姐妹,“凄美”和“残缺美”是同义词。在这里,遗传、疾病、药物、灾害、环境、事故、战争、动乱、犯罪等致残因素,就是上苍和我们开的那个把“完美”变“凄美”的“不小的玩笑”!这个“玩笑”使盲人们进入“黑暗世界”,使聋哑人进入“无声世界”,使肢残人进入“倾斜世界”,使精神残疾人进入“魔幻世界”,使智力残疾人进入“朦胧世界”。残疾,是残疾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没有先天弱智、先天畸形,人类就不懂得优生和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后遗症,就没有预防这种病毒的“糖丸”;没有药物致盲致聋,就没有那么详细的药物应用和管理制度;没有工业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和肢体残疾,就没有交通安全规则、安全作业规程和科学的救护方法。残疾是人类在繁衍过程中、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是一部分人的残缺,换来了更多的人的躯体和心智健康,换来了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想想这个事实就会明白: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不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一种文明的表现,一种人类良知的体现③,也应该是作为“苍穹”的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为作为“弦月”的残疾人,做出的一种必要的理解和“烘托”。
面对残疾,残疾人十分坚强。听听12号选手的呐喊:“我们没有倒下没有意冷心凉”/“哪怕残缺也要痴狂”!9号选于,广西柳州市汽配三厂员工袁茵在朗诵自己创作的《天地惊叹》时说:“毅力填补了残缺的空白/意志缝合了破碎的心房”!两人在相同空间、不同时段喊出了同一句话:“来到世上/我们就要活出个人样”!像吴运铎、张海迪那样活出个人样!
何谓“情结”?情结就是人们深藏心底的感情。“高原情结”就是人们对西部高原强烈的爱。参加这次比赛的肢残人选手中,有普通工人、报社编辑、作家、公务员、播音员、主持人、中学生、人民教师等。他们来自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川西高原、帕米尔高原;他们来自高山、大川、雪峰、草原、盆地、沙漠、戈壁,他们热爱祖国的西部高原,更热爱在沙漠上随处可见的胡杨树。正如12号选手所说:“在这里/能感悟胡杨的生命千年”——在炎炎烈日下,枝繁叶茂的胡杨树精神抖擞地挺立在大漠上舒枝展叶,—嘟噜—嘟噜卵形的蒴果挂满了枝头,一片片心脏形的叶子在难耐的酷热中不卑不亢地保持着生命的本色。胡杨林里有水,有荫凉,有小动物……。林进沙退,出现绿州、绿州扩大……。这些像火一样热烈,铁一样坚强,风一样潇洒,诗一样美丽的胡杨树“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这不正是这些肢残诗人对自己人生、信念、理想的真实写照吗?!
用诗歌吟唱生命的色彩,身残志坚的号角吹响在黄河风情线
诗歌,是以分行押韵的形式,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饱满强烈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史诗等类型;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组诗、诗剧等类型;按传播途径可分为文字的和声音的两种,前者诉诸视觉,后者诉诸听觉——朗诵通过声音的传播,让语言附着于悦耳的歌喉,用抑扬顿挫打造出诗的神韵。
本次比赛共设朗诵、创作、组织三个奖项。先在12省市区征得肢残人和残疾人工作者52篇原创作品和20多名朗诵报名者,根据“内容格调积极向上”等原则,经专家评委初审,组委会研究决定,共有22篇作品获创作奖,普通话讲得标准的17人被定为朗诵选手(其中7人为代言人④)。
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就是好的朗诵作品,一些用典艰深,语言拗口的格律诗和格调低下、令人费解的朦胧诗并不适合在大庭广众面前朗诵。经斟酌,从52篇作品中挑出10篇(一半已获创作奖),另从国内外选择4篇共14篇(其中抒情诗7篇、散文诗2篇、哲理诗1篇、叙事诗或有一定情节关联的作品4篇)用作邀请赛的表演“剧本”。
朗诵奖经过在兰州黄河风情线东风大酒店三层多功能厅舞台上现场角逐,专家评委现场打分,产生一等奖1名(贵州丁海波)、二等奖2名(云南李群,新疆邹立红)、三等奖3名(广西袁茵,重庆田月娥,宁夏马友谊)、优秀奖6名(甘肃赵灵君,新疆兵因王宗敏,四川赵倩,内蒙敖继红,陕西崔永红,青海潘建民)、特别奖两个(特邀嘉宾:上海孙炼军、甘肃社科院王旭东等4人)。经中国肢协特别提议,授予甘肃残联特别贡献奖。
10号选手,贵州地矿局117地质大队职员丁海波以自己创作的题为《海的向往》的散文诗征服了观众,震憾了评委,最终以近乎满分的成绩摘得朗诵桂冠。散文诗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形式上和散文相同,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诗歌的激情、意境和精炼的语言。高尔基的《海燕》和鲁迅的《野草》是散文诗的典范。《海的向往》没有分行,但却结构紧凑地分了10小段;不押韵,但语言精炼,有一定的节奏感;通篇为大海和海波抒情歌唱,但内中却有一定情节关联的叙事性文字:“海,海是什么?我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记得五、六岁时妈妈带我到上海治腿,有一次坐船,经过浦江口,妈妈指着茫茫一片水对我说:‘那就是海’”在赞美了远洋轮上的船长和生在海边的孩子后说,“而我,(贵州)隔海是那么遙远……海波,是我的名字,可我曾经用四肢在地上爬,爬过泪迹斑斑的童年”——令人声泪俱下的情节,而且是高度概括的情节,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海浪般的冲击和极大的心灵震动!但是,“我”没有向命运屈服,“我就这么蹒跚着走来了。拐棍在我的手中吱吱作响”,“我的手臂酸疼了,汗水浸湿了全身。可我不能停下,不能松懈,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走……”“我是在划船吧,躯体是残破的小舟,拐棍就是双浆,我奋力向远方划去。”丁海波还善用排比句——“海波,是海的一次呼吸,是海的一次跳跃,是大海的精灵”,“海波……海波……,是妈妈在呼唤我,是伙伴们在呼唤我,是海在呼唤我!”——这一连串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句子成份或句子,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吟出了生命的色彩。这篇散文诗不仅写得好,朗诵得更好。丁海波拄着双拐,着装得体,气质高雅,表情丰富,完全是一个硬汉形象,加上他的音色深厚、结实、有金属声,并有很恰当的配乐和灯光,引起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他的朗诵完全成功了!
八●七特大泥石流袭击舟曲,肢残诗人誓与舟曲“在一起”
2010年8月7日深夜,特大山洪泥石流突然袭击甘肃省舟曲县,造成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66人受伤住院,经济损失亦很惨重,国殇舟曲!举国哀悼活动于15日举行,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一天。大灾牵动着每位肢残诗人的心。甘肃社科院副研究员、重度肢残人王旭东因故未赶上征文活动,才刚知道要举办这次诗歌朗诵邀请赛,连夜赶写出有8节71行的抒情诗《在一起》,并将《红旗渠》和欧美战争片音乐编辑合成为该诗的配乐,还临时约请马玉良、仵红琴、姚春兰与他一起登台朗诵,以与其他肢残人士,共同为舟曲祈祷祝福、呐喊助威。
抒情诗《在一起》感情跌宕起伏,很有气势。请看开头两节中的8行:“玉树之伤尚未愈合/舟曲又添新的创痛/那一刻我听见美丽的大地在哭泣/整个中国被你的哭声震惊,揪心不已/……特大山洪泥石流不亚于一场七级大地震/……这一刻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的舟曲就是我们被烧灼的心/疼痛的感觉直下海拔三千里/窒息着这个夏天每个人的呼吸”——4人又分又合、声音凄以激昴⑤的朗诵一下子就把读者和听众的心紧紧拴在舟曲之“舟”上,让你和他与舟曲一起呼吸,一起受难!
可以说,“啊”字是诗歌语言的标志,朗诵抒情的法宝。王旭东很懂得“啊”字在诗歌中的发音规律。在诗歌当中,“啊”字一般出现在诗句的句前或句末这两个基本位置上。在句前叫感叹词,在句末叫语气词。《在一起》一诗中仅有的两个“啊”字,都用在句末:“我俊朗的舟曲汉子啊”/“我多难兴邦的民族啊”!由于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导致一系列的音变,“啊”就不读“a”这个音了,否则就有“贴上去”的感觉。前句“啊”受前一个音节“zi”(子)的尾音“i”的影响,姚春兰朗诵时就把这个“啊”念成“ya”(呀)了;后句“啊”因受前一个音节“zu”(族)的尾音“u”的影响,仵红琴把它读成“wa”(哇)了。这就使得诗中的第二、三节要表达的感情色彩更加自然,也更加强烈!
《在一起》一诗中,排比句几乎占了七分之一。王旭东将有“在一起”三个字的句子组成队列,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步调”整齐,节律荡漾。在第4节和第7节开头都有“在一起”这一句,那是他在发动情感——“在一起/我们和舟曲在一起/党和人民在一起”——这一句就管住了第4节至第6节共24行的内容,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到“13亿亲情的手臂”/“舟曲,我们兄弟姐妹都来援助了!”——“在一起/我们和舟曲在一起/军民并肩在一起/”——这一句就管住了第7节共9行的内容,相信“舟曲不会倒下,舟曲永远挺立/舟曲坚强,甘肃坚强,中国坚强!”——在诗的最后1节中,出现了9个排比句:“隔山隔水,我们在一起/连日连夜,我们在一起/流血流泪,我们在一起/知冷知热,我们在一起/谢天谢地,我们在一起/尽心尽力,我们在一起/受苦受累,我们在一起/无私无畏,我们在一起/在一起,我们和舟曲在一起,胜利和祖国在一起,”——这是作为朗诵家的王旭东们由慢到快再到慢而庄重有力地在演绎悦耳动心的乐章。
作为诗人和朗诵家的王旭东成功了,他获得了双奖:创作奖和朗诵特别奖。他和全国2200万肢残兄弟姐妹终于和舟曲人民站在一起了!
参加邀请赛的肢残诗人们虽然都不富裕,但为了表达对舟曲灾区残疾人的具体支持,纷纷慷慨解囊,现场捐款5220元。这些善款在赛后及时寄给舟曲残联,通过县残联救助当地受灾残疾人。
诗词曲赋塑造灵魂,赞歌劲舞传递真情
诗歌是心灵的花朵,而诗歌朗诵是在人间撒播真善美的鲜花。在这次诗歌朗诵邀请寒中,中国西部的肢残诗人们贯彻落实了国务院领导关于“分享特殊艺术,共创精神文明”的指示精神,展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成果和表演诗歌朗诵的艺术才华。参加了组委会举办的“《小学生人道主义读本》爱心捐赠仪式”,东道主还协助他们参观了兰州水车博览园、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大型城雕“黄河母亲”和四十公里黄河风情线。有的代表即席作诗歌颂美丽兰州,有的打好了腹稿准备回去动笔。
中国残联、中国肢协、甘肃残联领导,省、市各族各界各阶层各类别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一百多人,从8月26日至8月28日观看了比赛,品赏了这道气氛优雅热烈,风格独特的特殊艺术大餐。
邀请赛5名评委中,有文学评论家魏珂(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艺思潮》月刊主编);4名诗人中,有兰州电视台副台长汪小平,甘肃肢协副主席刘锡祥,有出版过多部诗集的娜夜(茅盾文学奖得主)和阳飏(《都市生活》杂志主编)。他们的现场打分和点评,为邀请赛增色不少。
在整个比赛中笔者还发现了两个亮点:
一是在这次获得朗诵奖一、二、三等奖的6名选手中,有3人是或者曾经是电台播音员——两名二等奖获奖者— —代言朗诵《黄菊花开》(作者:路人)的云南选手李群(男)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代言朗诵《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作者:美国诗人本杰明●拉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手邹立红(女)是乌鲁木齐市广播电台主持人;三等奖获得者、朗诵自己创作的抒情诗《跨越梦想,展翅飞翔》(获创作奖)的马友谊(女)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过去曾在银川广播电台当过20多年播音员。此外,代言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的甘肃选手赵灵君(女)是天水市麦积区广播电台播音员。4人的共同点是:、多数愿做代言人;在朗诵过程中除能熟炼应用“表达与想象”、“停连与节奏”⑥外,还很注意运用特殊的用声技巧,如“气息类技巧”(偷气、倒吸、喷口、长呼、缓托);“声腔类技巧”(气声、颤音、笑语)⑦等。从而增强了朗诵效果,提高了朗诵水平,为他们获奖增了分,值得喜爱诗词朗诵的人们学习借鉴。
二是用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是塑造人物的灵魂。比如,云南李群朗诵的散文诗《黄菊花开》就塑造了一个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贫困山区的年青女教师天使般的形象;又比如:四川省广元市高中女学生赵倩自己创作并朗诵的叙事诗《聋哑人的歌唱》塑造了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女聋哑人张正芳身残志坚,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克服困难,用双手重建家园的残疾人英雄形象。爱党爱国爱民爱生活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天使般青年女教师和聋哑人张正芳等英雄形象的灵魂。
比赛环节结束后,进入计分、统计阶段。在等待举行颁奖典礼前,甘肃文艺界的一些名人,前来向参加邀请赛的肢残诗人们献艺、并代表2600万甘肃人民和187.1万甘肃残疾人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慰问。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宋乃娟(曾在意大利国际比赛中获特别奖)高歌一曲《为祖国干杯》;甘肃残疾人爱心艺术团演员、多次参加全国声乐大赛并获奖、还随团赴台湾访问演出的马玉良演唱了一曲《人间第一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曾随团多次出国演出、获“2007年感动甘肃十大杰出陇原骄子”称号、2009年获“全省自强模范”称号的聋哑男青年刘鑫,表演了表现残疾人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独舞《搏回蓝天》,斯琴高娃和包薇二人负责特殊的聋人舞蹈手语指挥;国家一级演员、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德艺双馨艺术家、兰州市豫剧团团长周桦,为大家演唱了豫剧《朝阳沟》选段,还同样用“梆子腔”演唱了《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等,受到肢残诗人们的热烈欢迎和感谢。
(2010年9月3日写于兰州)
注释:
①“冰轮”,出自张孝忠“冰轮碾破寒碧”。
②“玉盘”,出自李群玉“朦胧吐玉盘”。
③“人类良知”等句,见邓朴方为《残疾人工作概论》一书写的《序》。
④“代言人”,“朗诵学”术语,意即朗诵他人诗作的人。
⑤“声音凄以激昴”——见祢衡《鹦鹉赋》。
⑥“表达与想象”、“停连与节奏”,均为“朗诵学”术语。
⑦“气息类技巧”……“声腔类技巧”……,均为“发声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