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残联筑牢返贫堤坝 扎实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
今年以来,平凉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围绕残疾人动态监测、产业帮扶、稳岗就业、康复服务等重点内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把党的关怀、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关爱送到残疾人的心坎上,贯穿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严密筑牢残疾人返贫致贫堤坝
为防止残疾人出现规模性返贫,市残联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分工,纵向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横向与重点行业部门建立数据比对机制、保障机制和问题解决机制。通过摸排将1815名脱贫不稳定残疾人户和2802名边缘易致贫残疾人户纳入监测范围,组织集中研判,制定完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做到残疾人返贫致贫“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协调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继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惠残政策,让每一户残疾人及家庭精准享受到各项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共为6.76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5365.8万元;为3.77万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医疗保险1157.9万元,为1.8万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174.99万元。部分县区为1.4万名60岁或70岁以上残疾老人、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43.64万元,为1.2万名残疾人购买商业保险36.3万元。深化东西部协作,瞄准残疾人在康复医疗、辅具适配、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精准发力,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89.96万元,为120户残疾人家庭购置了基础母牛,为291名残疾人适配了助听器和假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争取各类资金83.29 万元,为全市779 名家庭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大中专阶段残疾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保障了残疾学生入学率。
精准施策促进残疾人家庭收入
防止残疾人返贫,就业增收是关键。“从没想过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你看我做的这些布艺老虎。”灵台县什字镇的于秀香高兴地说,她是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家里平时靠丈夫在附近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今年村上的腾飞布艺专业合作社被列为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残联注入扶持资金15万元,除购置设备外,其余为村上13名残疾人每人配股7000元。她刚好会一些针线活,并有幸成为股东,每年分红加上计件,有两万多的收入。
今年全市残联系统聚焦“保就业、保稳定、保增收”,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基地扶持、多渠道解决就业等方式,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目前已对1065名残疾人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落实扶持资金75万元,创建6家残疾人就业省级示范基地,安置75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190户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同时,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264.72万元,促进按比例安置残疾人685人,协调人社部门通过拓宽乡、村残疾人公益岗种类和延长公益岗年限等方式,公益岗稳定安置残疾人就业551人。
走深走实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
“床单干净了,窗户亮了,我的房子从没这样整洁过,连我的头发都洗干净了,政府还有这样好的政策,感谢党,感谢你们”,崆峒区残疾人冯康年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激动地说道,他是肢体一级残疾人,常年坐在轮椅上,亲属只能偶尔照顾其三餐,残联的“阳光家园”居家托养项目为他解决了实际困难。
今年,平凉市着力落实残疾人照护服务政策,协调将符合条件的900多名残疾人纳入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进行集中托养,投入120万元在崆峒区开展全省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试点,新建三个日间照料中心,为100名城镇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争取299.05万元“阳光家园”项目资金,通过第三方服务、邻里照护、公益岗位照护、农村集中照护等方式,为2082名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实现了“托养一人、解放一家、和谐一方”。
“太感谢党和政府了,给我家实施了无障碍改造,解决了我的照料困难,让我老婆出行更加方便了。”华亭市山寨乡残疾人张小会的丈夫王安富感激地说道。今年41岁的张小会因车祸导致颈椎受损,常年偏瘫在床,出行仅靠丈夫背着走,生活靠家庭成员照料,十分不便。当地残联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申请了轮椅,并将其纳入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根据她的居住实际,对院落和卫生间进行了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改建了坡道,加装了扶手、热水器和淋浴器。现在的张小会可以坐上轮椅借助无障碍坡道出来晒晒太阳,散心,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增强残疾人社会参与能力,全市各级残联组织紧紧围绕“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这一重心,先后争取项目资金646.74万元,为全市368名听力、言语、肢体、视力、智力和孤独症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为2117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轮椅、拐杖、盲杖等基本辅助器具服务,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1.5万名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健康管理及康复服务与救助。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严重精神肇事患者救治救助工作,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稳定达到95%,实现了残疾人康复由“普惠式”基础性服务到“因人施策式”个性化服务,打通残疾人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本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协同推进,全年落实资金52.5万元,对150户农村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门口坡化、安装扶手、闪光门铃等无障碍改造,解决了他们“出门难、如厕难”等基本生活问题。